你的位置:意昂体育 > 产品展示 > 丹麦掩耳盗铃式的把格陵兰岛送给了美国,丹麦议会高票通过法案

丹麦掩耳盗铃式的把格陵兰岛送给了美国,丹麦议会高票通过法案

发布日期:2025-07-27 09:06 点击次数:148

你有没有发现,这几年国际政治的底裤,几乎是被美方一件件扒下来,连遮羞的最后一块布都懒得挂。就拿格陵兰岛来说,你真的觉得那还是丹麦的吗?

我查了一下时间点,是2023年底。丹麦议会通过了一个新协议,授权美军可以在格陵兰岛自由出入,可以必要驻军,理由当然是那句熟得不能再熟的:为了防范俄罗斯的威胁。法案通过的时候,丹麦媒体一边报道一边提心吊胆,生怕哪一句说重了惹麻烦,但真相就摆在那里。

格陵兰岛原本是丹麦的自治领,面积大得离谱,是世界第一大岛,占了丹麦国土面积的97%。但是,岛上约80%被冰川覆盖,常住人口也只有5万左右。这里本来并不热闹,直到一个国家盯上了它的地理位置和资源。

那个国家就是美国。

2019年,特朗普突然冒出一句:我们考虑买下格陵兰岛。整件事看起来像个段子,但你真以为他是在开玩笑?当时丹麦的回应是:格陵兰岛不是商品,不能买卖。媒体一片嘲讽,觉得特朗普在幻想。可是你现在回头看,那根本不是幻想,那是铺垫。

先是驻军协议,然后是资源探测许可,再到可以独立运行的雷达系统。一步步走得很细,但方向很明确。到美军已经能在格陵兰上自由建设机场、部署雷达、调动补给,甚至可以设立远程导弹监听点。你说丹麦还掌握实权吗?这个问题,不需要你我来回答,看看格陵兰岛的政策是谁拍板的就行。

我看了一下丹麦议会通过这项法案时的投票结果:国会179席中,有144票支持,只有40票反对,15票弃权。这就像一个家庭会议,爸爸点头,叔叔点头,连邻居也点头,最后只有小孩在说我不要。格陵兰自治表示遗憾,但没有实质否决权。谁还记得这是自治?

再看数据,2024年初,五角大楼发布预算草案,单在格陵兰的基建投资预计增长120%。新增的项目包括供电系统、卫星通讯站、弹药储存库。那里原本是一块北极圈边缘的冰地,现在突然成了战略宝地,是因为这里能监视俄罗斯潜艇路线,能提前锁定洲际导弹轨迹,还是美国在北极博弈里一颗关键的棋子。

可笑的是,丹麦明明是北约成员国,却在本国领土上丧失了实际控制力。有意思的是,这项协议是在没有全民公投、也没有议会听证会的情况下快速推进的,理由是国家安全需要迅速反应。我理解安全需要,但这叫迅速反应还是让渡主权?你说呢?

我问过一个常年研究北欧问题的朋友,他说一句话让我印象特别深:格陵兰不是被送出去的,是被默许放手的。我想了很久,这种默许是心甘情愿的妥协吗?还是一种无法承受代价的现实?

问题是,特朗普还没结束。他当年说我们考虑买下,结果现在虽然没买,但效果其实差不多。他要的不是产权合同,他要的是控制权、主动权、使用权。2025年,他在共和党初选中重新回归舞台,已经暗示将重新推动格陵兰归属谈判。这可不是开玩笑。根据《政客》杂志6月的报道,特朗普团队内部正在草拟格陵兰永久战略协议,虽然目前还没正式公布,但那份协议草案已经在五角大楼出现过三次。

这就是让人无语的地方。

曾经,有人说丹麦外交一向温和中立,懂得在大国之间找平衡。但现在不是平衡,是溢出,是被压着走。现实就是,北约内部也存在内部等级,丹麦属于那种技术听话型成员国,平时开会不会闹事,遇事愿意配合。这种类型最容易被要求贡献一点。

我一开始真以为格陵兰是地缘战略争夺战中的一颗边角料,现在看,它就是前台。它是美国向北极延伸的踏板,也是对俄罗斯战略合围的一个前哨。如果说芬兰和瑞典加入北约是主动靠拢,那么格陵兰的故事更像是被主动安排。

有个细节我没法忽略:2024年3月,美国空军在图勒空军基地试射了一枚极地导弹模拟弹,按照美方说法是训练用途。格陵兰官方事后才知情。这种不对等的沟通,让人冷一冷心。谁还记得当年丹麦女王登基50周年庆典时,格陵兰代表团强烈要求在官方声明中注明我们是自治的。可是这种象征性表态挡得住现实里的军事介入吗?

我问你一句,如果丹麦下一步点头同意格陵兰的共同治理机制,也就是让美国直接参与该地区日常行政,你会惊讶吗?

如果不会,那我们已经接受了这个现实。问题是,丹麦人民接受了吗?

友情链接:

意昂体育介绍 产品展示 新闻动态

Powered by 意昂体育 RSS地图 HTML地图

Copyright Powered by站群系统 © 2013-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