宝山最近挺热闹,S16蕰川高速工地上来了群特别的客人——十好几个住在附近的居民,专门跑来参观。这是城投公路搞的“上海国企开放日”,大家边看边聊,问得可仔细了,从什么时候通车到施工进度,啥都想知道。
这路一通,宝山的交通真要上个大台阶。不光是自己方便,以后去江苏也更快了。以前从上海北边过去,老堵在G15沈海高速上,现在多了一条选择,能省下至少三成时间。
说起宝山修路的历史,其实挺不容易。1991年月罗公路改完,才算有了第一条像样的高等级公路,四车道快车、两车道慢车分开走,那时候已经是“顶配”了。现在修的S16,直接从平面升级到立体,高架+地面双层跑车,完全是新时代的玩法。
这条高速全长约17.5公里,全在宝山区里头。南边从G1503和蕰川路交叉口起,一路往北通到江苏地界。投资不小,132亿多,钱花得也值。
设计很聪明,叫“高架主线+地面辅道”。上面跑高速,双向6到8车道,车速能到120;下面地面走普通车流,蕰川公路本身是条一级公路,双向4到6车道,限速60。最关键的是,货车全上高架,不再和小车抢道,地面少了38个红绿灯路口,通行顺畅多了。听说货运效率能提六成,可不是小数字。
和其他路网一连,格局就打开了。S16和沿江通道拼成一条沿江沿海大动脉,再配上G1503、S7、S22这些高速,整个北上海成了“三纵三横”的棋盘式路网。路上还设了好几个立交:T型互通、双Y型出入口,在川雄路、潘川路都能上下;月罗公路北边、石太路南边也有平行匝道,连主干道特别快。
重点区域受益最大。罗泾镇、宝山工业园区的人以后半小时内就能上高速。以前出门绕来绕去,现在一脚油门就上高架,省时省力。
说到罗泾,这地方可不简单。一边是农业重镇,7000亩水稻田搞“虾稻共养”,一亩地挣的钱从两千八涨到一万,农民笑了。另一边是物流要地,罗泾港区一年吞吐五百多万个集装箱,相当于每天一万四千个来回。
可问题是,路太堵。集卡排队、乱停乱放,川念路早晚高峰简直寸步难行,一小时跑不到30公里。司机抱怨,居民也烦。等S16通了,从川雄路匝道直接接入高速,港区货物出得快,运输效率预计提四成,物流成本还能降15%,企业肯定拍手叫好。
更长远这条路不只是服务本地。它和沿江通道联手,能把上海港的辐射范围从50公里扩大到150公里,集装箱转运速度提升18%。这意味着更多周边城市愿意把货拉到上海港出海,对建设国际航运中心太有帮助了。
还有个彩蛋——未来它还能接上沪渝蓉高铁的宝山站。公路、铁路、水路三合一,形成一个超级运输枢纽。长三角一体化不是口号,这是实打实在打通“任督二脉”。
S16看着是一条路,其实牵着产业、物流、区域合作一大串事。宝山这几年动静不小,交通一升级,整个区域都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