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的位置:意昂体育 > 新闻动态 > 发生了什么?俄朝相继大规模发射高超导弹,给中国上了一课

发生了什么?俄朝相继大规模发射高超导弹,给中国上了一课

发布日期:2025-07-27 17:08 点击次数:171

3月9日,俄罗斯和朝鲜在同一天干了件“默契十足”的事:一个朝乌克兰砸下6枚“匕首”高超音速导弹,另一个向日本海方向连射6枚KN-23弹道导弹。这两款导弹有个共同点——号称“无法拦截”,但更耐人寻味的是,两国此前从未如此“壕气”地一次性挥霍这么多顶级武器。俄乌战场上的导弹拦截率突然暴跌,朝鲜半岛的演习火药味呛得人睁不开眼,背后到底藏着什么信号?

西方军事专家吵翻了天。一派拍桌子喊“赤裸裸的核威慑”,另一派却冷笑:“打乌克兰用得着‘匕首'?俄罗斯的导弹库存怕不是见底了!”数据显示,俄军过去一年发射的巡航导弹70%被乌军拦截,唯独“匕首”次次命中,连美国提供的预警系统都成了摆设。但问题来了:明明用便宜导弹就能搞定的事,普京为什么偏要搬出“镇国之宝”?朝鲜的举动更绝——美韩军演正喊着“先发制人摧毁朝方导弹”,KN-23就贴着海面以6倍音速划出诡异弧线,直接让“萨德”系统成了高价摆设。

乌克兰士兵在社交媒体上吐槽:“听到警报时‘匕首'已经砸到头顶了,我们管它叫‘死神快递'。”而韩国网民发现,朝鲜导弹的落点距离美军基地仅差150公里,误差比往年的“布朗运动式”弹道精准了至少三倍。俄罗斯军事博主却泼冷水:“KN-23的卫星导航八成是俄罗斯给的,但我们的‘格洛纳斯'系统在战时能撑多久?”中国网友则翻出老黄历:1996年台海危机时,解放军用东风导弹震慑美军航母,如今俄朝这波操作,简直像极了当年的“穷人的核弹”战术。

五角大楼突然放出风声,称俄军实际只成功发射了4枚“匕首”,另外两枚可能因技术故障自爆。朝鲜的KN-23也被扒出黑历史——2019年试射时有一半偏离靶场30公里。更微妙的是,美国《防务新闻》指出:俄朝导弹的突防能力确实顶尖,但打击固定目标尚可,想精准命中移动中的航母或指挥中心?难!西方智库趁机唱衰:“靠导弹恐吓的时代过去了,乌克兰用二手防空系统都能拦下‘口径'巡航导弹。”

转折来得猝不及防。3月12日,乌克兰空军司令部突然删除此前“成功拦截俄军导弹”的推文,改口承认“部分目标未被探测到”。同日,朝鲜官媒放出KN-23生产线视频,流水线上密密麻麻的导弹壳体让专家倒吸冷气——原来朝鲜年产量足以装备两个导弹旅!俄罗斯更趁势亮出底牌:黑海舰队潜艇首次试射“锆石”高超音速导弹,射程覆盖整个欧洲。美国海军研究所紧急发文:“现有反导系统对高超音速武器的拦截成功率低于7%。”

局势看似降温,暗战却更凶险。美国宣布将F-35部署到韩国群山基地,号称“能猎杀朝鲜导弹发射车”,但朝鲜随即关闭与韩国的所有热线电话。更棘手的是,欧洲情报部门发现:俄罗斯开始用民用货轮秘密运输导弹部件,疑似规避制裁扩充库存。而乌克兰战场传来新噩耗——俄军把老式S-300导弹改装成对地武器,虽精度差但价格仅有“匕首”的1/20,乌军防空系统反而被这种“导弹海”战术拖垮。

某些人总爱吹嘘“导弹万能论”,可看看俄军:打了一年才发现库存不够填乌克兰这个无底洞。朝鲜倒是学精了,KN-23造得比泡菜还快,但真要和美国硬碰硬,靠这些“不规则弹道”能撑几天?最讽刺的是,当年中国用“东风快递”逼退美军航母时,可没把全部家当押在导弹上。现在有人一边喊着“不对称战争”,一边连坦克生产线都重启了——这到底是战略清醒,还是被导弹的火花晃花了眼?

俄朝这波“导弹烟花秀”看似吓人,但美国专家说“高超音速武器改变不了常规军力落后的本质”,中国网友却反驳“东风-17让航母躲出2000公里外”——所以问题来了:在无人机满天飞的今天,砸重金造导弹到底是“一招鲜吃遍天”,还是现代版的“马其顿防线”?(欢迎评论区吵翻天,但别学朝鲜动不动就关热线啊!)

友情链接:

意昂体育介绍 产品展示 新闻动态

Powered by 意昂体育 RSS地图 HTML地图

Copyright Powered by站群系统 © 2013-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