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打开地图看,陇海铁路和京九铁路在这儿交叉,郑徐高铁、京港高铁、商合杭高铁也在这儿碰头,形成了一个“双十字”的铁路网。这已经让商丘成了豫东地区的铁路重镇,不管是坐火车出门,还是货物运输,都比周边不少地方方便。
但商丘的目标可不止于此。按照2035年国土空间规划,这里要建成河南省第二个“米字型”综合枢纽。啥是“米字型”?简单说,就是在现有“双十字”的基础上,再增加几条重要的铁路线,让商丘像一颗钉子,把四面八方的铁路都牢牢钉在一起。到那时候,从商丘出发,不管往哪个方向走,都能快速直达。
不过,眼下还有些难题。永城、夏邑、虞城这几个地方,到现在还没通高铁,当地人想坐高铁出门,得绕不少路。而且,物流成本也有点高,这对当地企业来说,可不是件好事。
怎么解决这些问题?商丘的规划里藏着答案,简单说就是“两条腿走路”。一方面,客运铁路要提速,以后城际铁路时速能达到350公里,从这个城市到那个城市,喝杯茶的功夫可能就到了。另一方面,货运铁路要增效,建一条时速80公里的环线,让货物运输更顺畅,成本降下来。
商丘东站是这个规划里的重要一环。以后,郑商城际和商淮高铁会在这里交汇,这里会变成一个热闹的铁路枢纽。想想看,每天有多火车从这里出发、到达,得带动多少人和货物流动啊?
先说说客运方面的新线路。商淮高铁就是其中一条,它从淮北出发,经过永城南站、夏邑南站、虞城,最后到商丘东站。这条线时速350公里,以后从永城、夏邑这些地方坐高铁,不用再绕远路了。目前,安徽段已经被纳入“十四五”规划,河南段也在申报中长期规划,预计2026年启动前期工作。
还有雄商高铁,它的作用可不小。等它和商合杭高铁连起来,从京津冀到长三角,3个小时就能到。这意味着啥?不管是出差还是旅游,花在路上的时间大大减少了。而且,为了配套这条高铁,还会建一个动车存车场,有8条存车线和4线检修库,以后在这里停靠、检修的动车会更多,出行选择也会更多。
城际铁路也有新动作。商丘到航空港区的铁路,能把郑州航空港区和商丘东站串起来,对两地的产业合作有很大好处。这条线上会设宁陵南站、睢县站,2025年就会启动预可研。
商周城际铁路有点意思,现在有两个方案在讨论。一个是柘城到淮阳的短线,130公里;另一个是鹿邑到郸城的长线,260公里。不管哪个方案,对柘城来说都是好消息,因为它终于要有铁路了,而且还能和平漯周高铁接上。
货运方面也有大动作。环城铁路货运通道会形成一个环形网,从商丘北站到宁陵站再到张阁站,总长50公里。还有西铁智慧物流园和保税物流中心整合到一起,企业的物流成本肯定能降不少。
南商济铁路是豫西南到鲁西南的货运干线,以后从商丘到济宁,货运只要2小时,现在还在预可研阶段。但想想看,货物运输快了,企业的效率不就提高了吗?
这些铁路规划能带来多大价值?单说商淮高铁,一条线就能辐射962万人,其中永城125万、夏邑87万。以后这些地方的人出门更方便,外地的人想来这里旅游、做生意也更容易。
物流方面,中欧班列的集结能力能提升30%,这得益于空铁公水多式联运的发展。也就是说,火车、飞机、汽车、轮船能更好地配合,货物运输更灵活高效。
在区域合作上,商丘也有收获。安徽支持淮北到永城的联络线延伸,这让商丘东站的枢纽地位更稳了。和郑州航空港区签订了产业协同协议,人才、各种要素能共享,两地发展能互相帮衬。
投融资方面也有新办法,采用“铁路+土地综合开发”模式,和河南铁投合作,让铁路建设的钱更有保障。而且,还预留了高铁物流基地1线1台,为以后的超级高铁做准备,是不是很有远见?
规划实施起来也有挑战。跨省的铁路,比如南商济铁路,需要河南和山东一起申报,技术标准得统一才行。还有县域覆盖的问题,商淮高铁就能解决夏邑、虞城没有铁路的困境。
到2035年,商丘的铁路枢纽能达到什么水平?客运方面,从商丘到淮北1小时,到郑州航空港区也只要1小时。货运方面,企业物流成本能降低15%,这全靠环线和南商济铁路一起发力。到那时候,商丘会成为中原城市群东向的门户,虽然是次级枢纽,但作用可不小。
铁路通,百业兴;轨道连,万家欢。商丘的铁路规划,不只是铺几条铁轨简单,它连着老百姓的出行方便,连着企业的发展机遇,连着整个区域的协同进步。相信到2035年,我们会看到一个交通更便捷、发展更兴旺的商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