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提到比利时,脑子里首先蹦出来的是啥?巧克力?华夫饼?还是遍地乱跑的漫画小人儿?
反正我第一次到达比利时,最大的震撼就是小得可怜,整个国家才3万平方公里,比咱们中国的海南省还小一圈儿,人口才1100万,随便一个中国二线城市都能轻松碾压它。
可是,人家就是这么一个小到不起眼的国家,人均GDP居然高达4.61万美元,是咱们国家的整整4倍。我当时不禁感叹,这哪儿是比利时啊,分明是“富利时”嘛!
地理位置牛得不得了,小国却坐拥全球关注
别看人家国土面积小,人家地理位置可是杠杠的,号称“西欧十字路口”,随便一趟火车就能到巴黎、伦敦或者阿姆斯特丹,这交通便利得令人羡慕嫉妒恨。
更夸张的是,欧盟和北约总部还都设在首都布鲁塞尔,你说气人不气人?整个欧洲的政治大佬们天天聚在这里喝咖啡、吹牛皮,顺便决定一下欧洲甚至全球的未来走向。
比利时的首都布鲁塞尔,作为欧洲的政治中心,名气是响当当,城市风格倒不像我们印象里的“国际化大都市”,很难见到像国内北上广那样的现代高楼,大部分建筑居然都是百年以上的古老建筑。
初次抵达的时候,我甚至一度怀疑自己坐错了飞机,以为落地在某个电影拍摄基地。
布鲁塞尔的贝尔长廊是购物和餐饮天堂,店铺林立,咖啡馆、小酒吧随处可见,逛街的帅哥美女成群结队,咖啡配啤酒,感觉一天都在喝。城市气候温和宜居,年平均气温25°C左右,非常适合发呆和“躺平”。
不过有点让我意外的是,这座城市阴雨天气特别多。我在布鲁塞尔住了七天,大概有五天在下雨,整个人湿答答的,搞得我连出门都要靠勇气。
心想:这是不是当地人懒散的真正原因?
奇特的邦联制,国家还能维持真是奇迹
比利时国家政治体制也特别奇葩,实行的是邦联制,由北部讲荷兰语的弗莱明地区、南部讲法语的瓦隆地区和双语的布鲁塞尔组成。
南北两边人互相看不顺眼,关系紧张到连新闻都不愿意听对方语言的版本,简直是“你玩你的,我玩我的”。
但这个国家神奇的是,吵归吵,闹归闹,却一直维持着正常运作,甚至还挺发达。
我有时候不禁想:“难道他们吵架吵累了,就直接去酒吧喝一杯,然后第二天继续吵?”
街头流浪汉:靠才艺吃饭,没才艺的靠脸皮
在布鲁塞尔,街头流浪汉真的很多,但人家不是咱们印象中的穷困潦倒,而纯粹就是选择了“躺平”的生活方式。
一个当地朋友跟我开玩笑说:“这里的流浪汉,都是主动选择的,这叫自由,懂吗?”我当场就被他的理论震惊了。
那些有才艺的流浪汉,干脆在街头吹萨克斯、拉小提琴,甚至还有跳街舞的,完全是自力更生的典范。
但更多的没才艺者,干脆坐在地铁站和ATM机旁边,眼神无辜地看着你,嘴里还念念叨叨“one euro, please”。
我记得第一次在ATM机取钱时,被旁边盯着的流浪汉吓得差点忘了密码。
治安问题:“欧洲小偷中心”的名号可不是白叫的
别看这里是欧盟总部所在地,治安问题却特别辣眼睛。因为游客多,小偷特别猖獗,尤其在地铁站、火车站附近,稍不注意钱包就变成了“公用财产”。
我住的地方,旅馆前台再三提醒我:“晚上出门一定注意安全,小心财物被盗。”
有一次我在街头拍照,刚想换个角度拍大教堂,就发现旁边一个年轻人正瞄着我的相机摩拳擦掌,吓得我赶紧收起来,一溜烟逃进咖啡馆,内心直呼:“啊,难道我长得就这么好欺负吗?”
比利时人的工作文化:
比利时人的工作文化绝对能让996的朋友们羡慕到哭泣。这里很多公司居然实行“上四休三”的模式,上班时间短、效率高,几乎从不加班。
我问当地朋友:“你们不午睡吗?”他一脸困惑地反问我:“难道你们上班时还睡觉吗?”
这倒提醒我了,确实,他们中午基本不午休,但下班后立刻就开启休闲模式,咖啡馆、酒吧瞬间爆满,生活品质相当高。
这里的远程办公更是普及,家里一杯咖啡配电脑,轻轻松松完成一天的工作,这才叫真正的人生赢家啊!
工资虽高,但税后缩水让人崩溃
比利时工资水平很高,最低工资都达到1183欧元(约9000元人民币)。像公交司机,每个月税前2900欧元,但税后就只剩2000欧元。
更夸张的是律师,税前3900欧,税后一刀砍到2700欧,交税交到怀疑人生。消防员和大学教授看似挣得更多,扣税也更狠,比如教授税前6000欧,到手却只有4000欧。
当地人经常自嘲:“工资条上看着像富人,银行存款却永远是穷人。”
但他们又极为乐观,反正社会福利高,收入够用就行了,存钱?那不是比利时人的风格。
工资高,福利更夸张。教育和医疗几乎免费,生个娃就能拿到儿童补助,老人退休每个月还有800欧元的养老金,足够他们去广场晒太阳喝咖啡了。
最让我震撼的是当地的失业救济金居然高达每年3万欧!怪不得街头那么多人宁愿躺平,也懒得上班,毕竟躺着都能拿钱,谁还愿意累死累活地干活呢?
比利时的物价:别的不贵,就是啥都贵
刚到布鲁塞尔,我就直奔超市准备采购点吃喝,结果拿起一瓶小可乐,看了眼标签,1.5欧元,我当时就懵了,12块钱一小瓶可乐,是加了钻石粉吗?
一升牛奶倒便宜,0.9欧元,但比起隔壁荷兰,这价格依旧让人没啥幸福感。
土豆价格也让我印象深刻,1公斤要1.3欧元,这要是回国随便找个东北大叔,估计能扛回来一大袋。
后来下馆子,更是让我知道了什么叫钱包大出血。一个中餐馆的蛋炒饭要15欧元,我当时拿着菜单愣了半天,好不容易找个便宜点的中亚卷饼,10元人民币一个,我立马买了两个塞满背包,像个穷酸的背包客一样一路吃着溜达。
人工费用贵到离谱,逼着人DIY
比利时最坑人的地方还不是食品,而是人工费高得吓人。洗个车,居然开价60欧元,比国内洗一次豪车还贵,估计他们洗的不是车,是寂寞吧?
还有修个马桶,剪个草坪,都动不动就是50-200欧元,简直是逼着你修炼成全能的DIY大神啊。
有天酒店浴室马桶堵了,我硬着头皮问前台找人来修一下,结果前台直接递给我一把工具箱,说:“我们这儿的住客一般自己解决的,你也试试?”
我一脸懵逼地拿着工具研究了一小时,最后居然成功了。看来高昂的人工费才是逼出欧洲人动手能力强大的根本原因啊!
交通特别贵,罚款更狠
比利时交通费真的高到肉疼,出租车每公里2欧元,汽油一升接近11元人民币,开车出去浪一圈,你的钱包很快就瘪了。
但人家交通规则严苛到夸张,超速或者违章停车一次就是300欧罚单,我一朋友不小心超速,被罚款单吓到差点昏过去,从此再不敢踩油门超过50迈。
好在当地的公共交通发达,但一定记住千万别逃票,虽然查票不多,可一旦被抓到,罚款高达300欧元,信用记录还可能会受影响,真的得不偿失。
社会氛围很奇妙,安静到你心慌
在布鲁塞尔逛街有一种很奇怪的体验,就是市中心虽然游客多,但街上本地人明显很少,尤其到了周日,几乎所有商店都会关门。
你想象一下,我周日下午五点出去溜达,本想感受一下欧洲首都的热闹夜生活,结果整条街空荡荡的,连个人影都没有,差点以为自己误闯了鬼城现场。
当地人还有个特殊爱好——就是示威游行,几乎每周都能看到举着标语、喊着口号的人群,大多都是为了工资福利而抗议,反正总是有理由走上街头,维权意识强得让人佩服。
某天街头抗议队伍堵路,我坐公交堵了整整一个小时,看着窗外密密麻麻的人群,内心特别复杂,只想赶紧逃离。
比利时人的生活细节
比利时人特别重视隐私,不喜欢被问收入、婚姻状况这些问题,有次我随口问了酒店前台姑娘:“你结婚了吗?”
她当场脸就绿了,跟我讲:“你怎么能问这么私人问题?”吓得我赶紧连连道歉。
比利时有个全球闻名的产业就是钻石交易,安特卫普几乎垄断了全球钻石交易,随便一个首饰柜台里钻石的价格,都能让你回想起自己贫穷的真实身份。
除此之外,比利时人还对鸽子特别狂热,赛鸽文化非常盛行,最牛的一只赛鸽甚至卖到上千万人民币的天价。
我当时震惊了,这哪是鸽子,这是长了翅膀的人民币啊!
当地人还特别喜欢猫,几乎每个家庭都养宠物,基本全民吸猫,比吸氧还频繁,看来世界人民果然统一了审美。
啤酒、巧克力与华夫饼,吃货的天堂
比利时的美食绝对是旅程中的高潮部分,最出名的就是巧克力和华夫饼,特别是华夫饼,居然有20多种不同的酱料可选,我选择困难症当场发作,差点把所有酱料都点了一遍。
当地啤酒也特别好喝,而且百威、嘉士伯都来自比利时INBEV公司,人家才是真正的啤酒王国,喝到爽翻。
总体感受
比利时确实是个有趣的地方,很小,却占据了欧洲的中心位置;人们收入高、福利好,但社会却又略显安逸懒散;物价高昂,连洗个车都能洗掉几百块,却能逼你修炼成DIY大师。这就是比利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