澳大利亚墨尔本港,五艘满载油菜籽的货轮正在鸣笛启航,目的地是中国港口,这是自2020年以来,澳大利亚油菜籽首次重返中国市场。在加拿大汉密尔顿的沃尔特斯钢铁厂里,生产线一片沉寂。 工厂高管沃尔特·科佩拉尔无奈道:“过去我们70%的钢铁销往美国,现在因为美国50%的关税,全停了。”
中澳达成的试运协议明确要求:五批总计15万至25万吨的澳大利亚油菜籽,杂质含量必须低于1%,并需符合中方对黑胫病防控的检疫标准。 这些货轮预计11月前抵达中国,直接补充国内压榨厂四年来的最低库存。
与此形成鲜明对比的是,加拿大对华油菜籽出口正急剧萎缩。 2025年1—2月,加拿大油菜籽对华装船量仅17.1万吨,同比暴跌50%,同期俄罗斯对华装船量飙升3倍多,蒙古国翻倍增长。
中国对加拿大油菜籽产业的打击精准而系统。今年3月20日,中国对加拿大菜粕和菜油加征100%关税,直接切断其核心财路。 此前,加拿大油菜籽67.9%的出口依赖中国市场,每年贸易额约20亿美元。
关税生效后,加拿大国内压榨厂虽试图消化部分原料,难以填补缺口,中国采购量占加拿大出口总量的比例曾高达67%,是其第二大市场的两倍以上。 加拿大谷物理事会数据显示,库存去化速度已放缓,2025/2026年度库存预估被上调至200万吨。
中国重构供应链的速度远超加拿大预期。俄罗斯已成为中国菜油进口的首要来源,2025年1—4月占比超过50%。 同时,国内油菜籽产能持续提升:2025年夏收实现“八连增”,湖北单产达340斤/亩,含油率超40%。 压榨厂菜粕库存已降至2.65万吨,创近7年同期最低,推动国产菜籽替代需求升温。
加拿大农业与工业同时陷入困局。 除油菜籽出口受阻外,其钢铁产业因美国加征50%关税陷入停滞。加拿大统计局数据显示,2025年油菜籽播种面积同比减少2.5%,部分省份遭遇40年来最严重干旱,作物经济效益持续恶化。
中方的底气来自对规则的掌控。 澳大利亚为重启中国市场,投入技术升级杂质清理流程,加拿大长期忽视中方对黑胫病的检疫要求。 中国海关数据显示,2024年进口加拿大油菜籽612.6万吨,占总量95.8%,今年前两个月其份额已被俄罗斯、蒙古等国快速蚕食。
太平洋两岸的贸易现实正在改写全球农业话语权。 澳大利亚总理阿尔巴尼斯访华时直言:“与中国的关系意味着为澳大利亚创造就业机会。 ”在汉密尔顿的钢铁厂里,加拿大总理卡尼宣布对中国钢材加征25%关税时,生产线依旧寂静无声。#夏季图文激励计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