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周A股真是让人揪心,周五一下子砸到3828点,不少人看着账户绿油油的一片,心里直打鼓。本来以为节前最后几天得在煎熬中过了,结果周末刚过,消息面上突然热闹起来,两个利好悄无声息地传开,市场气氛立马不一样了。不少人开始嘀咕:是不是要变天了?
从技术上看,这波调整其实已经持续挺久了。从8月26号开始,大盘就在这个位置晃来晃去,整整24个交易日没动窝。这种长时间的横盘,历史上多数时候都意味着快要有方向了。
3800点这个位置,试了又试,每次快破的时候都有资金托住,说明底下有支撑。周五那天成交量明显缩了,比前两天少了差不多两成,这意味着卖的人已经不多了,抛压快出完了。这种时候,与其担心还会不会往下砸,不如想想会不会突然往上冲。
关键的是,政策面开始发力了。八部门联合发了个文件,重点支持有色金属产业,目标定得很具体:到2026年,十种常用金属产量要稳中有升,再生金属产量要突破2000万吨。
这可不是空喊口号,尤其是铜这一块,现在全球矿石品位一年不如一年,开采越来越难,可新能源车、光伏、电网这些新产业对铜的需求却在猛增。供需一紧张,价格自然往上走。最近铜价已经冲破7.3万元一吨,创了三个月新高。
像江西铜业这种企业,利润直接受益,但股价还没完全反应过来,这里面的差距,其实就是机会。北方铜业、洛阳钼业这些手里有矿的,格林美这种搞再生资源的,还有精达股份这类做加工的,都跟着沾光。
科技这边也不平静。储能和固态电池最近消息不断。一边是政策明确提了,2027年储能装机要达到1.8亿千瓦,算下来得投2500亿进去,这不是小数目。现在头部企业的电芯订单已经排到2026年,根本做不过来。
阳光电源、亿纬锂能、上能电气这些公司,订单接到手软。另一边,清华大学传出好消息,他们研发的富锂锰基聚合物电池,能量密度达到了604Wh/kg,技术上是个大突破。
工信部也表态要重点支持全固态电池,目标是2027年打造出三到五家全球领先的龙头企业。赣锋锂业、当升科技这些材料厂,宁德时代这种系统集成的巨头,全都盯着这块蛋糕。
还有个数据很多人没太注意,但特别关键8月份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利润同比增长20.4%,远超预期。这说明啥?说明经济不是没劲,是劲儿在往上使。尤其是钢铁、石化、建材这些上游行业,利润涨得最快,主要就是原材料价格起来了。
铜是这样,其他金属也差不多。这种情况下,资源股的逻辑就站得住脚了,不是炒概念,是实实在在的业绩在撑着。很多人之前不敢碰,怕高位接盘,但现在看,只要选对方向,风险其实没那么大。
券商这块也值得说道。这帮家伙上半年净利涨了65%,可股价呢?跟大盘比起来,涨得慢吞吞的,明显落后。现在央行又出来表态,要维护资本市场稳定,两融余额也突破了2.4万亿,说明借钱进场的人在增多。
券商靠什么赚钱?经纪和自营,全跟市场热度挂钩。行情一好,他们就是最直接的受益者。中信证券、华泰证券这种大块头,稳当;东方财富这种弹性足的,一旦动起来,冲劲儿十足。现在就差一个信号,只要市场情绪上来,券商很可能带头冲。
接下来怎么走?有几种可能。一种是下周直接一根大阳线,冲破3900点,券商和有色联手拉,科技股跟上,大家开开心心过节。另一种是节前继续在3800到3850之间磨,等节后资金回来,再来一波主升浪。
还有一种是先假装跌破3732点,把最后一批恐慌的人洗出去,然后迅速拉回来,典型的“诱空”套路。不管哪种,3800点以下都算是相对安全的位置,真要动手,现在就是时候。
仓位怎么搞?别一把梭哈,也别死捂着。可以这么安排:两成放券商,挑那几个基本面稳的;三成押有色,尤其是铜相关的,进可攻退可守;剩下四成多给科技、储能、机器人、创新药这些成长性好的赛道。
别贪心,也别恋战,涨了别急着跑,但也要设好底线。市场从来不缺机会,关键是得活着等到属于你的那一波。
最近朋友聊天,最多的话题不是谁赚了多少,而是“还敢不敢买”。其实真没必要这么悲观。政策在动,资金在看,技术面也在酝酿变化。你看看那些机构,嘴上说着谨慎,手里的动作可一点没停。
外资最近也在小幅流入,说明人家也在找机会。市场就是这样,越是没人看好的时候,往往越容易出机会。你要是总想着抄在最低点,那可能永远都买不进去。不如现实点,现在这个位置,分批建仓,把成本摊一摊,等风来。
说到底,投资拼的不是谁更聪明,而是谁更能扛。A股这么多年,哪次大跌后面没反弹?哪次狂欢之后没回调?关键是你得有自己的节奏。
别被每天的涨跌牵着鼻子走,盯着大方向,看准主线,剩下的交给时间。这个节前窗口,说大不大,说小不小,但只要你动作对了,哪怕只抓住一波小行情,也比干等着强。
个人观点,仅供参考!投资有风险,入市需谨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