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长春航展上,歼-20战斗机再次吸引了美国《全球防务新闻》网的特别注意。这家媒体特别提到,这款中国的第五代隐身战机除了平时的挂载方式,还拥有“超级野兽模式”,可以一次装载14枚霹雳-15中远程空对空导弹和2枚霹雳-10格斗弹,用于空中作战,远距交战能力真是不容小觑。
按照这家网站的观点,歼-20有两种主要的挂载作战方式。一种是只用内弹舱操作,能在机腹的主弹仓里搭载4枚霹雳-15远程空空导弹,或者放6枚带折叠弹翼的霹雳-15改型空空导弹,还能在侧弹舱配备2枚霹雳-10格斗弹。
这种搭配方案是歼-20用来夺取制空权和渗透突击等高风险任务时的配置,保证了最大的隐身性能。借助隐身技术和优异的超音速能力,歼-20可以在未被察觉的情况下完成“踹门”式的打击行动。
歼-20的第二个挂载方式被称作“野兽模式”。打个比方,就是在飞机身上增加外部挂点,以极限提升它的载弹能力。不过呢,也得付出代价,那就是飞行的气动性能会变差,作战半径缩短,而且隐身效果也会大打折扣,这属于为了增加弹药装载量而牺牲平台本身性能的一种作战方案。
歼-20采用这种“野兽模式”时,除了能携带机腹弹舱里的6枚折叠弹翼霹雳-15,还能在机翼下方的4个重载挂点上装上4组双联挂架,额外挂载8枚霹雳-15导弹。这样一来,中远程空对空导弹的总数就达到了14枚,加上侧弹舱里的2枚霹雳-10,总载弹量就变成了16枚。
《全球防务新闻》网指出,虽然这种布置会影响飞机的隐身性能,但得益于协同作战的数据链,歼-20仍能作为导弹发射平台,在保证安全距离的前提下执行打击任务。导弹的引导方面,可以由其他预警机或先行出动的无人机来负责,采用“A射B导”的配合战术,从而最大程度发挥霹雳-15的射程优势。
所谓的野兽模式这套战术,最耀眼的地方就在于它那持久不衰的火力输出,能持续打击,效果相当猛。通常情况下,歼-20会在大规模交战的时候才会启用这个模式,用来集中火力,把对手压得喘不过气来。
在空警-500预警机、地面或舰载反隐身雷达,再加上提前出动的协同探测无人机的配合下,歼-20会先发制人,瞄准对方发射一波霹雳-15导弹,搞得敌人阵型乱掉,攻势也乱了节奏。接着,它会快速收起外挂架,变身成隐身的干净模样,投入后续的战斗中。
霹雳-15导弹提前发射,在协同作战的无人机和预警机等第三方的引导下,能让敌人猝不及防。就在对手忙着躲避导弹的同时,歼-20又迅速发起第二波攻势,让对方应接不暇,最终被打个措手不及,无力招架。
“野兽模式”这个说法最初是在2017年由洛克希德·马丁公司为他们的F-35战斗机推出的挂载方式。
在这个配置下,F-35可以携带14枚AIM-120中程导弹和2枚AIM-9X格斗弹,执行空中优越任务。
或者挑选搭载2枚AIM-120中距弹和2枚AIM-9X格斗弹,再加上6枚GBU-31卫星制导炸弹,出动时采取空优加空对面的挂载方式。
在“野兽模式”状态下,F-35的总载弹量可以达到9.98吨,不过这样一来,航程就会缩短到1390公里。也就是说,美国空军其实对这个“野兽模式”并没有特别偏爱。
除了这些,F-35在“野兽模式”下,还得装备好几种不同型号的外挂挂架,但装卸这些挂架的时间是挺长的,远比不上专门出动几架专业空中对面战斗机来的划算。而且,那隐身战斗机的涂层维护成本挺高,搞得空中对面效率和开支比特别低,美国空军宁愿选F-15EX,也不愿让F-35去干这种“苦差事”。
关于F-22的“野兽模式”,美国空军公开说,在一次评估演习中,有一架F-22制造了单机单次搭载并发射28枚空对空导弹的纪录。不过,那挂载方式到底咋样的,是真的不太清楚,可能是用了新的CUDA微型空空导弹吧。
跟美军差不多,歼-20的“野兽模式”大概也不是什么日常操作,而是在特殊任务时会用到的能力。不过,随着协同作战无人机逐渐成熟,以及更远射程的空空导弹问世,歼-20的“野兽”玩法还是挺有用的。特别是双座的歼-20S,可以用这种挂载方式,然后让后座操控无人僚机,用它的隐身优点和无源探测技术,先行侦察和引导,再由歼-20S发射像霹雳-17这类超远程的空空导弹,完成精准打击。
#热问计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