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了快四年,泽连斯基那张满是疲惫的脸上,终于挤出了一句“可以谈”。可这句“可以谈”,听着怎么那么像“我撑不住了”?他公开喊话,说基辅准备停火,但有个前提,他绝对不会去莫斯科,而是要搞一个有美国参加的三方会谈。
这话说得有意思,不去莫斯科,是不想在别人的地盘上签下城下之盟。拉上美国,是想找个能镇住场子的人。可问题是,现在还有人能镇得住普京吗?
就在泽连斯基表态前后,俄军的“西方-2025”联合军演搞得声势浩大,二十多个国家都派人来了,连美西方都派了观察员。这场景,哪还有半点被孤立的样子。普京穿着一身笔挺的军装,在演习场上亮相,身边还站着他那位被外界猜测为“接班人”的助理久明。演习中,高超音速导弹精准命中目标,苏-57、图-160M这些压箱底的家伙也都拉出来亮了相。这架势,明摆着就是告诉全世界:不管你们怎么玩,我奉陪到底,而且我玩得起。
所以,泽连斯基的停火提议,在普京眼里,分量到底有多重?
战场上的情况可能更能说明问题。在库皮扬斯克,俄军的攻势就没停过,一旦这个地方丢了,乌克兰的军工业重镇哈尔科夫就等于直接暴露在俄军面前,整个东部战线看着就要崩了。乌军总司令瑟尔斯基急得调去了王牌“亚速”第3突击旅,本想去救火,结果这支精锐部队星夜赶路,天亮才发现自己一头扎进了俄军的口袋阵,后路被无人机和炮火死死封住,两翼全是俄国人。
而在另一个叫康斯坦丁罗夫卡的地方,俄军干脆连巷战都懒得打了。大量的无人机和航空炸弹,对着乌军第28机械旅的指挥部进行不间断轰炸,直接给夷为平地。这种打法,拼的就是消耗,拼的就是国力,而乌克兰最缺的就是这个。
其实,不想再打下去的信号,泽连斯基早就放出来了。当他签署总统令,允许18到22岁的男性公民可以不受限制地离开乌克兰时,很多人就看明白了。兵力已经捉襟见肘到这个地步,还把年轻人放走,这不等于变相承认后继无人了吗?
就在这个节骨眼上,美国那边飘来一份解密文件,简直是神来之笔。参议员格拉斯利公布的文件,详细提到了乌克兰能源公司布里斯马是如何对拜登家族进行利益输送的。文件里说,拜登当年为了保住他儿子亨特在公司的位子,亲自跟时任总统波罗申科“沟通”。更绝的是,为了让乌克兰方面解雇碍事的检察官肖金,拜登直接拿10亿美元的贷款当要挟。这文件早不来晚不来,偏偏这时候解密,你说是不是泽连斯基跟特朗普那边搭上线了,想换取某种“保护”?
这盘棋下到这,越来越复杂了。泽连斯基想停火,但又不想显得太狼狈,于是开出了一个看似体面的条件。他不想去莫斯科,因为那里是普京的主场。他想拉上美国,因为只有美国或许还能让他有点底气。
可他手里的牌,实在是不多了。战场上节节败退,兵员枯竭,背后的政治交易又被摆上了台面。
泽连斯基开出了他的条件,但牌桌上,真正能决定下一张发什么牌的人,似乎从头到尾都没看他一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