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泰空军的“鹰击”演习,每年都是军迷圈的保留节目。但今年,泰国空军9月26号放出的一张“全家福”,直接把气氛顶到了高潮。
照片里,歼-10C和空警-500这些老面孔旁边,硬是挤进了四个新兄弟。攻击-2无人机、轰油-6加油机、歼-11BSHG战斗机,还有一架米-171sh直升机。
这阵仗,可真不是来简单串个门的。尤其是攻击-2这个大家伙的首次亮相,明摆着告诉大家,这次演习早就不满足于空中格斗了。
这是要教打游击?
新的科目,呼之欲出。难道说,这次是要拉着泰国朋友,一起练练怎么反游击作战?
要知道,以前搞对地打击,都是我军的“飞豹”和泰军的阿尔法教练机上。这两位火力是猛,速度也快,但有个致命伤:腿短,油不够。在天上待不了太久,没法长时间盘旋监视。
打需要耐心的反游击战,它们就有点力不从心了。现在,攻击-2来了,这块短板瞬间补齐。
它最大的本事,就是能熬。搞侦察能在天上挂超过20个小时,就算挂满武器,也能飞十几个钟头。
这种“全天候在线”的本事,简直是反游击作战的绝配。它能不间断地盯着战场,一旦发现目标,挂着的16枚空地导弹随时能招呼过去。真正做到了“发现即摧毁”。
当然,把攻击-2带过去,可能还有另一层意思。泰国空军现在手里都是些中小型无人机,缺的就是这种大型察打一体平台。我们把压箱底的宝贝带过去,很难说没有现场“带货”的想法。毕竟它的外贸版“翼龙2”,早就是国际市场的明星了。
信任的升级
t除了攻击-2,米-171sh直升机的出现也很有嚼头。这是一款从俄罗斯引进的直升机,皮实耐用,性价比高。主要干的都是运输和搜救的活。
它的出现,几乎是明示了这次演习有“飞行员搜救”科目。这可不是简单玩玩,而是模拟战机被击落后,双方怎么协同救援。
这标志着中泰两军的互信已经到了一个很高的层次。不再是早期那种你打我一拳,我还你一脚的简单切磋了。
老兵不死新王当立
有让人看到未来的新锐,也有让人感怀过去的老将。轰油-6的参演,就非常出人意料。作为我军第一代空中加油机,这位轰-6改出来的老兵,曾撑起了我军早期的空中加油体系。
但说实话,它的性能确实有点跟不上时代了。18吨的有效载油量,也就勉强喂饱5架歼-10。相比之下,新一代的运油-20A,一次能带75吨油,顶它四个还多。
性能差距这么大,轰油-6现在已经很少出远门了。这次远赴泰国,极有可能是它在国际舞台上的“告别演出”。
与老将的谢幕形成鲜明对比的,是“老树开新花”的歼-11BSHG。它虽然还叫歼-11,但内里早就脱胎换骨。换上了最先进的有源相控阵雷达,看得更远,能同时打更多目标。
最重要的,是它终于能用霹雳-15远程空空导弹了。以前的老歼-11,雷达还没导弹打得远,那叫一个尴尬。现在,升级后的歼-11BSHG,航程和载弹量本来就比歼-10C强。再配上射程超过200公里的霹雳-15,简直可以碾压泰军的鹰狮战机。
结语
回过头来看,今年的“鹰击”演习,早已不是简单的技术交流。四款新装备,勾勒出了一幅完整的现代空战图景。
有负责踹门的重型战斗机歼-11BSHG。有负责长时间监视和定点清除的攻击-2。还有负责后勤和救援的轰油-6与米-171sh。
演习科目也从单一空战,扩展到了对地、加油、搜救等多个维度。这说明中泰两军的合作,已经从战术交流,升级到了体系协同。对我们来说,这是检验装备、熟悉西方空战体系的好机会。对泰国来说,这是学习先进经验、提升战力的宝贵课堂。
随着合作的深入,未来没准我们还能看到歼-35也去泰国转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