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的位置:意昂体育 > 新闻动态 > 中国车企组团亮相慕尼黑车展,智能产品吸睛,布局欧洲市场

中国车企组团亮相慕尼黑车展,智能产品吸睛,布局欧洲市场

发布日期:2025-09-18 06:15 点击次数:99

9月8号,慕尼黑这个啤酒、足球和汽车都出名的地方,又热闹起来了——一年一度的国际车展开幕。这次不一样,现场不仅是德国宝马、奔驰这些老字号在撑场子,中国车企也来了个“大合体”,阵仗跟以往完全不是一个量级。以前是比亚迪、小鹏等几个“先头部队”在慕尼黑露个脸,现在不仅品牌更多,连像何小鹏、朱江明、曾毓群这些车圈大佬都全员出动,直接把自己当“品牌活广告”来用,手把手推销中国制造,目标就是把全球化这事儿彻底做起来。

大家的目的很明确——中国市场太卷了,你不出去闯世界只盯着自己家那口锅,迟早得饿肚子。就这几年,新能源和智能化的路越走越宽,可你不往外打,国内那一亩三分地根本装不下这么多厉害的新车。车企老板们直接一脚迈进慕尼黑,连公司名字都敢用自己姓名命名,要是没点信心,这牌面谁敢这么整。

这次在现场,小鹏除了展新车,还把自己的飞行汽车和人形机器人搬出来给外国朋友们涨涨见识。何小鹏亲自上阵,开场自黑一通,说中国企业家一般不敢拿自己名字做品牌,这回就是想跟欧洲市场摊牌:我们有实力,也有诚意。一口气甩出好几个未来规划,像2026年L4级自动驾驶要量产,还有跟欧洲伙伴的研发中心要搞起来,说白了就是不做花架子,是真打算在这边扎根。

说到销量这事儿,小鹏早在2020年就来了欧洲,头几年铺路,今年一看,欧洲十四个核心国家卖了6000多台车,比去年涨了170%。这数据摆面前,不用吹,都能看得出来,这路走得还算稳。再落地一些,飞行汽车今年在迪拜首飞,人形机器人等新玩意儿的量产也在路上,明年欧洲市场估计还得多点惊喜。

赛力斯的动作也没闲着,总裁何利扬直接到场,说自己新车这回瞄准的是中东市场,欧洲这边属于试水交流。他分析得也很透:当地人不那么痴迷自动驾驶,喜欢自己把控方向盘,但智能泊车、智能座舱这种东西倒是全世界通吃,跟中国的一部分消费者需求差不多。他话中也没藏着掖着,欧洲不是主阵地,但提前布局就是为了以后有机会能接上。

另一边,零跑汽车算是“海外老师傅”了,去年就找了世界级供应链巨头“抱大腿”,靠着人家现成的渠道打入欧洲。零跑2023年前7个月出口了将近2.5万辆车,其中欧洲市场就贡献了4000多台。这次还在现场全球首发了一辆专给欧洲人喜欢的紧凑两厢车。创始人朱江明亲自到现场,分析起全球化战略一点见外都没有,说得坦诚:“不做全球化肯定没戏。”说白了,中国品牌想在欧洲扎根,肯定要做足本地化开发——网点,人家欧洲有1700个,中国自家还没破千。朱江明也定下份量足的目标:今年海外销售冲5到6万台,明年国内海外都得翻番。

广汽、东风也带着全球化战略来参会了,广汽打算今年起直接进波兰、葡萄牙,未来四五年全面覆盖欧洲市场。东风连计划都铺到2030年,豪言要投200亿人民币,把年海外销售做成30万台。这就不是走过场,是实打实要深耕。

整个车展里,电池和智能驾驶这些“非车企玩家”也是争气,中国供应商宁德时代、地平线都全程在线。宁德时代创始人曾毓群在现场脸都磨红了,当起展台讲解员,帮奔驰、沃尔沃、雷诺这些洋品牌的高管挨个看产品,推销最新的高性能电池,这边比一比谁家电池安全、寿命和充电速度更快。奔驰新发布的GLC纯电动SUV用了94度大电池,也很可能就是宁德时代家里出的货。这几年,宁德时代、比亚迪这些电池巨头在成本和技术上都压英国、德国、韩国的一头,老外不服都得跟你合作。

智能驾驶厂商地平线也来了,创始人余凯直言:海外市场对自动驾驶没中国灵,欧洲消费者目前对高阶辅助驾驶的兴趣不大,主要还是主动安全、车道保持那套基础功能在本地吃得开。所以要出口智驾方案,得先补对方的短板,不求分分钟“超神”,但也得拿出说得过去的本事。另一家卓驭科技一看情况也改了方案,先扑住L2级辅助驾驶,等逐步培养市场再去升级,感知模块、智能座舱这些配套也同步往上搭建。

这些中国供应商基本都清楚,欧洲市场要做起来,不是一天两天的事儿。消费者用惯了自己的方法,对自动化还不如中国市场那么认可。哪怕你技术有两把刷子,也得耐下性子,做好积累,把能打动欧洲人的“新玩意儿”慢慢推上去。供应商们不是来敷衍,他们远见也不少,花钱、建厂、做测试车,各种“铺地皮”都是提前备着。

站在整体看,这届车展其实是中国车企和供应链体系在欧洲市场的第一次硬碰硬“团体亮剑”。以前奔驰、宝马是主角,中国品牌只是捧场,这回直接开到“同场竞技”,甚至在某些技术环节有底气“掰掰手腕”。

但你要说这届展会国产品牌新车多么惊艳,那倒不至于。主要还是以技术、产品阵列为主打,用智能化、电气化优势“秀肌肉”。别的国家还在研究怎么推电车、做自动驾驶,中国企业已经把实物拿出来了——要的是圈粉,要的是实际效果。

海外市场做得好不好,不光靠“一锤子买卖”,品牌知名度还挺要命。中国家底已经厚了,再靠技术实力输出,慢慢在国际舞台上积累口碑,让全世界认可你的创新和质量,这才是长远打法。车企大佬自己带头,把展台当成战场,既是拼胆量,也是拼人气。幕后推手其实就是几十年积攒的产业链护航,成也好,不成也没啥丢脸,毕竟谁都看得出来,这一步中国品牌走得不算蹒跚。

所以,这届慕尼黑车展纯属“高手过招”,看谁能在欧洲汽车发源地的老巢里玩得转。而中国汽车人,也终于把自家压箱底的本事搬到世界舞台,让老外见识见识什么叫“后发先至”。

总之,谁说造车只靠老故事,中国人就喜欢干大事。

我们坚持新闻真实性、客观性,同时倡导正向价值观。如有内容调整需求,请提供依据以便妥善处理。

友情链接:

意昂体育介绍 产品展示 新闻动态

Powered by 意昂体育 RSS地图 HTML地图

Copyright Powered by站群系统 © 2013-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