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固态电池行业挺热闹的。2025年7月以来,超过10家国内企业都放出了固态电池量产的消息,不管是车企、电池厂还是设备商,都有动作。
宝马已经在做实车路测,宁德时代计划2027年实现量产,上汽集团也定下了装车的时间表。有预测说,到2030年,固态电池的市场规模或许能突破2000亿元,这行业是真的要迎来爆发了吗?
技术路线上,现在竞争挺有意思的。半固态电池因为和现有供应链重合度超过80%,不少企业先从这儿发力,尤其在航空、机器人这些高端场景用得早。材料方面就更不一样了,宁德时代、
厦钨这些企业押注硫化物,赣锋选了氧化物,上海电气则看重聚合物,各有各的方向。不过核心难题也不少,界面阻抗问题,科森科技靠封装技术有了突破;电解质量产良率方面,上海电气能做到90%,但整体还是行业要攻克的难关。
再看看被称作“四小龙”的几家企业,各有各的本事。诺德股份像是材料创新的引擎,它搞出了全球首款耐高温的双面镀镍铜箔,在150℃的环境下,抗氧化能超过30小时,特别适合eVTOL电池;电磁屏蔽效能超过35dB,卫星射频组件场景也能用。它的固态电池专属材料三维多孔集流体,还能解决固固界面分离的问题,已经送样给宁德时代、卫蓝新能源了。青海基地有10万吨产能,其中固态专用铜箔占了30%,产能这块有优势。
上海电气则是装备制造的卡位者,它的半固态双层挤压涂布机很厉害,热箱测试200℃都通过了。在机器人场景上也有协同,磷酸钒钠正极理论密度能增加20%,快充技术用溴化锂做界面修复,离子电导率能翻三倍。它还有个目标,要把固态电池成本降到液态电池的1.5倍,这要是成了,市场接受度肯定能提高。
科森科技称得上是封装技术的寡头,它搞出的铝塑膜金属复合封装是全球唯一能量产的,360°针刺测试都通过了,热失控风险降低了90%,循环寿命超过2500次,比行业均值高30%。它和清陶能源合作很深,合资的科森清陶公司持股81%,承接了65GWh产能的封装需求,还已经配套上汽智己L6,这车续航能到1000公里。
江特电机是材料标准的制定者,它作为云母提锂的龙头,提出来的碳酸锂杂质不超过5ppm,这可是固态正极材料的好基础。在固态电解质方面,它参与制定了电池级硫化锂的行业标准,还和华为一起搞出了《掺杂硫化物材料》的专利,用氮掺杂来提升金属锂稳定性。它的超薄锂箔技术,轧制良率能超过90%,很适合金属锂负极。
财务方面,几家企业情况不太一样。上海电气的销售净利率是2.87%,是这几家里唯一盈利的,它的权益乘数3.85倍,高杠杆加上稳定的净利率,支撑着它的盈利。科森科技总资产周转率是0.13次,算高的,但销售净利率是4.32%,垫底,这大概就是代工模式的弊端。诺德股份销售净利率0.66%,不过Q1亏损收窄了60%,应该是高端铜箔涨价帮了忙。江特电机销售净利率1.24%,也还在亏损状态。
产业化进程上,短期来看,无人机、机器人这些场景比电动车更容易用上半固态电池,诺德股份的耐高温铜箔已经用在eVTOL上了,科森科技配套的上汽智己L62025年8月就要量产,这两家短期爆发力可能更强。长期的话,上海电气的自研设备、江特电机的硫化锂标准、诺德股份的超薄铜箔专利,这些技术不容易被替代。科森科技通过和清陶能源合作,又关联上汽、北汽、广汽,覆盖了100GWh产能,生态绑定得挺深,长期壁垒也不弱。
要是从投资角度看,上海电气有装备技术护城河,还能稳定盈利,适合不想冒太大风险的投资者。诺德股份材料创新有亮点,亏损也在收窄,适合看好产业趋势的投资者。科森科技封装方面有垄断优势,但盈利压力大,得看看清陶能源昆山10GWh的产能爬坡情况。江特电机资源不错,但技术转化慢,得盯着和华为合作的量产进度。
不过投资这事儿也得注意风险。技术路线可能会变,要是硫化物路线被聚合物替代了,押注硫化物的企业就得调整。2025年Q3要留意车企装车测试,比如小米SUVYU7,还有低空经济的补贴情况;Q4关注锂价能不能稳住,这影响江特电机的盈利,也看看科森清陶的订单能不能多起来。现在这个板块PE是44.45倍(2025/8/21数据),大家得好好分辨企业真实的技术含金量,别掉估值陷阱里。
技术有突破,盈利待爬坡,固态电池这赛道热闹归热闹,投资还得睁大眼睛,结合自身情况选。毕竟行业在发展,企业情况也在变,多跟踪才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