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实自从7月底理想i8碰撞测试那段视频搁网上传播起来,北城的小赵几乎每次喝早茶都要提一句——哎呀我昨晚又刷到理想i8撞大卡的视频了。同步推送的还有花式鬼畜、乱停梗、车主群吐槽。我亲眼见自家小区停车场有个理想的黑车斜着杵着,活生生腾出两个半车位,那天下午物业还在群里嘀咕:“不是咱买不起,主要是心里慌啊……”
车其实没啥错,人家无非是晚下班回来停车腾地儿,真谈不上素质高低。我邻居老周原来一口老雪铁龙,这两年他媳妇盯上新能源,转手买了理想L8。老周自己却老说这车大,倒车雷达还算灵,有时候真怕停窄车位边上,不敢歪点,门开不出来。后来他隐晦跟我讲:有时候家里人觉得贵车应该“多占点地方”,再加上部分地下室灯坏老修不好,干脆就歪着停,也就图个放心。
扯远了,再说说这回热闹不断的卡车对撞。那视频我也反复看了几遍。理想i8前脸杵着个八吨大卡车。听网传,卡车应该是东风柳汽的乘龙,说是厂牌被特意打了马赛克,不过被网友顺着方向盘识别出来。有的微信车友群直接嚷嚷:“你看看,小轿车都能顶翻大货,乘龙是不是偷工减料?”更离谱的还扯到买车不要买xx牌。
我前同事前阵子正犹豫是不是该换乘龙卡车,他媳妇看到那测试,直接跟他说,赶紧避雷。我说这测试是实验场地呀,能当真?老李,修理铺的,说“这就是噱头,真撞起来那可不是玩笑。车身结构那么多讲究,载重卡车空载和满载能一样?”顺手还摆摆手,“气囊弹出来是好,万一遇到实际事故,那可只有天知道了。”
网上争起来,东风柳汽发表声明,说被理想搞了一出,卡车不是实打实标准测试。声明还揪着点小细节,比如卡车是不是有特殊加固?是不是空载当移动壁障,跟实际满载运行情况差了十万八千里?有人还扒,车上卡扣、保险杆是不是临时弄了啥小动作,没公布。理想方面又出来一通澄清,说压根沒黑谁,就是按第三方机构流程来的,卡车和场地都是市场上随便买的。一时间,大厂的嘴仗,比春运火车站还热闹。
这事在行业里其实也传得玄乎,汽修工老刘聊八卦,说几年前凯美瑞跟集装箱擦,明面安全评级挺高,实际A柱都打得生疼——可见实验环境和真实路况差别大。小范,做二手车的,跟我提理想老款的后门电吸加装选配,说当年宣传的时候神乎其神,现在出了新型号,主推智能安全,老功能却简配了,早买的人只能感慨“花钱当了小白鼠”。好笑的是,沈阳那边有兄弟跑物流,直接进群调侃,咱以后都买理想i8拉货算了。
车主内部群里对这场对撞又是另一种气氛,有人开玩笑“要不,咱再撞一把,直播看看真相?”其实想多了,实验归实验,真开上高速,大卡车贴脸,胆小的光手心出汗,气囊能不能保护命,那岂是嘴上说的。
旁边机修店工位里趴着辆去年出事的理想ONE,副驾A柱修了两次,里头线束说是师傅修得直皱眉,“理想家年年更新,修起来还是一套一套的。安全碰撞测得高,但板金和电池舱的扎实得靠真刀真枪。”车友圈里也传,说理想部分车型有被动主动安全叠加开局,九气囊全开,门把手能自动弹出,有回合肥一哥们低速追尾,车门弹得太早反而摔青了膝盖。
再说回八卦,东风柳汽两天三张海报,“活着才有资格谈理想”“龙的脊梁,无惧挑战”,话说得明着虚着。理想方面则是继续装大气,一通申明,这测试不是怼谁,就是单纯研判自己家车的极限,还给乘龙品牌鞠了个躬,说是无心惹出是非。其实我最佩服的,是两家喊话想搞直播复测,这话丢外行听听热闹,等谁真能现场撞一次,那才叫有排面。不过内行都明白,这些高规格实验仗着场地、参数、车辆状态,真撞坏一辆、损失多少调试数据,没几家厂子舍得。
小时候厂区有辆老黄河卡车,三十年了车架拿电焊补了仨洞。那会儿讲啊:“你车皮厚再厚,碰上少点油,一脚油门就熄火。”现在人讲软件、气囊、电子锁、侧气帘、主被动联动,我看,碰撞测得再漂亮,马路边蛋糕店姑娘说得明白,“谁都不想出事,真撞上一切归零。”
测试还有啥内幕没披露?群友说等直播,我看不急,理想小区的那辆黑车第二天又歪着停,不紧不慢,有人插了纸条,上面歪歪扭扭写了一句:“撞得再厉害,小区还是你最横。”字迹像小区外卖小哥的。沈城的风,吹得纸条满地跑。